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宝宝语言发展7个阶段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第一阶段   婴儿从出生至4个月,属于无意识的交流阶段。父母对小儿的咕咕声或啼哭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作解释,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之为解释性的交流。   小儿开始时也没有意识自己的发声或啼哭声能够影响父母的行为,但父母自小儿出生后第一天就把孩子当做交流的个体,对孩子的不同声音作出不同的照顾性应答,有的父母会用短的简单句对小儿说话,特别是母亲,有时以高的音调和夸张的声音逗引孩子。涉猎在这样的环境中懂得了寻找交流对象,渐渐地产生父母与小儿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用哭声示意要父母抱、饿了或尿湿了要父母关照等。于是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   4~9个月,为有意识交流阶段。4个月的小儿能用眼睛盯着父母所指的事物,父母和小儿把眼光共同落在同一事物上,此时,最好父母口中念念有词,对孩子说物品的名称。   大约6~8个月的时候,父母可对着图片说出名称。而在9个月的时候,小儿可有交流性的眼光注视,即不但注视着事物,还会转向父母,注意父母的反应,这一能力的出现意味着小儿与父母有了有意识的信息传递。不仅如此,9个月的婴儿还可理解一些名词,如"灯"、"球"、"狗"等。   第三阶...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宝宝贫血多因喂养不当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营养也得到了保障,可令人不解的是,尽管一日三餐鱼肉不断,还是有不少宝宝出现了贫血症状,这又是为什么呢?   专家提醒说,家长应该从孩子的喂养方式方面找找原因,因为喂养方法不当,极有可能导致孩子贫血。   营养不断加强孩子咋还会贫血   汪女士的宝宝刚刚三岁,由于妈妈精心喂养,小家伙长得白白胖胖,可到医院体检时,医生发现宝宝有轻微的缺铁性贫血,虽然症状较轻,无须用药治疗,但仍建议汪女士在宝宝饮食方面多加注意,以免因缺铁性贫血,而导致宝宝出现智力发育异常和行为异常改变等一系列症状。   汪女士听了医生的话觉得很委屈,因为她一直以来都非常注意孩子的营养搭配,牛奶、鱼、虾什么的,孩子从来都没缺过。可是,医生却从汪女士的话里了解到,宝宝几乎没怎么吃过牛肉、猪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类食物,而宝宝之所以贫血,原因就在于家长的日常喂养不太合理。   宝宝贫血多因喂养不当   如今临床上发现患缺铁性贫血的孩子挺多的,与以往物质匮乏时孩子贫血不同,如今的孩子贫血,大多都不是营养跟不上引起的,而是由于家长的喂养方法不合理造成的,贫血的孩子大多症状较轻,只需食补即...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宝宝赤脚走路有利健康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赤足走路增进健康的奥秘:   一是让幼儿稚嫩的足底皮肤,经常直接接受地面摩擦的刺激,从而增强足底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促进足弓的形成,有利于缓冲走跳时引起的震荡。   二来有利于足部血液的循环,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预防感冒或受凉腹泻等疾病:再者对刺激末梢神经兴奋、促进智力发育,也大有裨益。   培养幼儿赤足走路,路面宜平坦,干净,要防止跌伤或足底被异物戳伤,赤足走路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洗干净脚掌。当前正值夏季,是孩子赤足走路的好季节。   小脚丫的健康方案   ·0—1岁方案   特点:这个时候的宝宝,小脚长得飞快。宝宝的日常活动以爬行为主,站立时多为内八字。   锻炼地点:床上   让宝宝在床上光着脚学爬、学站,这样可以锻炼脚上的肌肉,增加脚趾抓攀的能力,有助于学步。   ·1—3岁方案   特点:1—3岁的时候,宝宝开始学走路和跑跳,脚掌脂肪层比较厚,没有足弓。   锻炼地点:室内地板、室外草地、沙地   1、捡圆环:将各色塑料环套在小棍上,转动小棍将圆环甩出去,让宝宝光脚追赶在地上滚动的圆环,捡回来再套在小棍上扔出去,反复做。   2、踢球法:选用...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宝宝走路过早 易得近视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宝宝走路过早易得近视   如果你稍加留心,便会发现戴眼镜的小朋友比从前明显增多了。小小年纪视力不济,许多人将其归咎为父母的遗传或孩子看书学习姿势不正确。可是,在最近召开的一次国际光学大会上,一位光学权威专家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小眼镜”增多,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宝宝学走路越来越早了。   宝宝过早学走路与视力发育障碍之间听起来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据专家介绍,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宝宝走路走得越早就越健康,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不少家长超前让宝宝学走路,有的小孩在1周岁前就学会了走路。事实上,宝宝在1周岁前是不适宜学走路的,应该让他们学爬,否则就会影响小儿视力的正常发育。   因为宝宝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他们都是些“目光短浅”的“近视眼”,而爬行可使小儿看清自己能看清的东西,这便有利于小儿视力健康正常地发育;相反,过早地学走路,小孩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小儿娇嫩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反复则可损伤视力,这就好比近视眼不配戴眼镜会使视力越发下降一样。   另一方面,小儿学爬行一般是在室内进行,...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宝宝趴睡的五大好处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宝宝趴睡的五大好处   【导读】婴幼儿到底是仰睡好还是趴睡好,向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般来说,人们反对让宝宝趴着睡觉的主要原因是怕憋着宝宝,使宝宝发生窒息等危险,其实只要父母看护方法得当,宝宝发育成长良好,这种情况是很难发生的。而趴睡的一些好处则是仰睡难以达到的。   第一好处:是宝宝睡得踏实。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婴幼儿,特别是半岁以内的小婴儿仰睡时常常因极小的声音而受到惊吓,从而大声啼哭,影响了睡眠,也影响了成长,特别是在白天。而趴睡就极少出现上述现象。   第二好处:是避免宝宝蹬被子,从而保护了宝宝的腹部,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宝宝一般四五个月时就会蹬被子了,这时候如果仰睡,极易把被子蹬掉而使宝宝受凉生病,特别是在寒冷的秋冬季节。宝宝趴睡则避免了上述问题,使宝宝安睡到天亮。   第三好处:是锻炼了宝宝的臂力和心肺功能。宝宝趴睡时一般靠双臂的力量来改变头位,向左或是向右侧,这就在无形当中锻炼了宝宝的双臂支撑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宝宝的心肺功能,使宝宝成长得更快、更强壮。   第四个好处:是不怕宝宝睡觉时溢奶。半岁以内的小婴儿因为口腔和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差不多都溢过奶。如...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宝宝身上为何有胎记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有很多宝宝一出生的时候,皮肤上都会带有或红或青的斑记。这是皮肤深层色素细胞堆积形成的色素斑,又叫做新生儿胎记,也称儿斑。   你知道宝宝胎记的含义吗胎记多见于新生儿的臀部、背部及骶尾部,多为蓝绿色,大小不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到2岁左右,这些特殊的色素细胞减少,胎记也逐渐消失,皮肤上不留任何痕迹。常见的新生儿胎记除了蓝绿色斑以外还有粉红色斑、草莓斑、永久性红斑、蒙古斑等,每个都有不同的含义,也是宝宝身体状况的一种表达方式,新生爸爸妈妈应该予以特别注意。粉红色斑是一种粉红色的斑点,通常颜色较淡,压迫后会变白,而且会迅速消褪。常见于浅肤色新生儿的眼睑和胸枕骨部位,一般于1岁左右消失。   草莓斑又称血管痣,是一种突出于皮肤表面、界限清楚、鲜红或暗红色的肿胀物。于出生时或头两个月可见,经一段时间的成长后,在宝宝大约8个月的时候,痣的大小会固定下来,通常10岁以前就会消失,不消失者需给予冷冻及同位素敷贴治疗。永久性红斑,是一种类似葡萄酒般颜色的痣,又称为焰火痣,其表面颜色鲜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通常于出生时可以观察到。此种斑是平坦的,用力压迫不能褪色,也不会自然消失,一般沿着三叉...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宝宝辅食添加的渐进式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胎儿出生后,主要依赖母乳或牛乳喂养,但是随着小儿月龄的增长,单纯奶的营养成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增加辅食来弥补。同时如果不按时增加辅食或不给添加辅食,就会引起营养缺乏症,影响婴儿正常地发育。   一般婴儿在生后半个月便可开始服浓鱼肝油,每日2-4滴,弥补乳类中维生素D的不足,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如果服用市售的维生素D强化奶,则可不必加鱼肝油。   小儿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呢?   第2-3个月龄:可给新鲜的果汁或菜水。每日两次,每次从一匙开始逐渐到十余匙。可以补充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成分。   第4-5个月龄:母奶不足者,每天可适量增加牛奶或米糊。4个月以上的婴儿,体内铁质已逐渐消耗完,应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如蛋黄;每次可从1/4个开始,逐渐增加到一个。还可给少量的苹果泥、菜泥或鱼泥等。   5个月龄:可给些烂稀粥、饼干。在吃奶前试吃少量。   6个月龄:此时婴儿开始萌牙,可给些稍硬条状饼干、馒头片;适量的蛋羹、烂面片、肉松等。   7-9个月龄:添加肝泥、豆腐、肉末、碎菜,每日2-3顿;适量的面包、蛋糕等。   10-12个月龄:可给烂饭或面片加些瘦肉末、蔬菜;煮...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宝宝辅食添加的适宜量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网友:我家宝宝七个月,在她五个月的时候晚上9点喂母乳,能到早上五点才醒,最近一段时间晚上要醒2到3次,是不是母乳不禁饿了?可是每次吃的时候,都是她自己松嘴,看样子是吃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麻烦您帮帮我   还有就是我现在是这样给她安排喂养的,你看对不对   早上六点吃母乳八点喂15克米粉十点喂母乳十二点吃一个蛋黄   十四点吃母乳十六点吃米粉15克十八点吃母乳二十一电吃母乳   (这时间是大概的有时提前或错后一点)我觉得这样她好像不爱吃母乳了   我这样喂对不对呢,麻烦您谢谢   关宏岩:其实这个妈妈问题比较典型,发现自己孩子五个月时候母乳喂养没有什么问题,等宝宝七个月的时候发现宝宝不爱吃母乳了,同时还有夜里总醒,觉得好像有吃不饱,喂不饱的情况。   我们从中看了这个妈妈给宝宝喂养母乳的情况,一天母乳喂养次数大概是五次,辅食添加现在一天大概是30克米粉吃了,有蛋黄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婴幼儿喂养建议相关技术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辅食添加的适宜量和适宜次数的推荐,可以给家长重新介绍一下。   对于满六个月宝宝应该添加辅食了,添加顺序从易于消化的食物开始,第...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宝宝过早喝高汤干扰吸收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孩子3个月大,母亲考虑自己身材就强制断奶;为让孩子吸收更多营养,给半岁的婴儿喝文火慢炖出的高汤……   临床门诊中,家长们对自己的各种喂养误区振振有辞:虽然给孩子断了奶,但吃的奶粉却很贵很营养;高汤的营养很丰富,从小就给孩子补钙;孩子不喜欢吃这种味道的东西,以后就换个口味。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荫士安教授指出,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最营养的食物,妈妈们千万不要忽视。煲汤给婴幼儿喝更是一大误区,因为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很少能融入汤里,婴幼儿喝汤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给,同时还干扰了对其他营养的吸收。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宝宝运动可锻炼机体也可促进智力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运动是重要的生理刺激之一,是系统地刺激活动感受分析器的有效方法。大脑支配人的各种复杂活动,又使大脑产生相应的条件反射。因此,让婴幼儿早期进行适当运动,不仅可锻炼肌体,也能促使智力的迅速发育。   从婴儿出生开始,除给正常进食外,经常洗温水澡是他们人生的第一堂运动课。   婴儿满月后,大人即可抱孩子到室外活动--“散步”,每天5-10分钟。婴儿“散步”时可改善肌体的气体交换状况,使体内血氧含量增多,有助于其健康发育。   2-4个月时,家长应让孩子适应四肢运动。让婴儿平卧,先将其两上肢交叉伸屈,再将下肢交叉伸屈,每一动作重复2~3次,锻炼肩部及腿部的肌肉。   4-6个月时,是孩子开始练习翻身运动的时候。家长可握住婴儿双脚,将其身体左右翻转。婴儿翻身尚不自如时,可一手持其脚,一手持其上身帮助翻身。   6-8个月时,是孩子开始练习爬行运动的时期。家长在大床上,放置一些可按动的、色彩鲜艳的玩具(带响声更好),这样一来,婴儿将探身、滚爬着去摸拿那些玩具,这恰恰是一有益的运动,促使婴儿协调性、灵敏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8-10个月时,应开始独自站立的准备运动。让婴儿俯卧...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