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孩子爱生气怎么办?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了解孩子、自己和事实情绪的体验与表达(如发脾气)是有所不同的。在不能获得所需或觉得无助的时候,愤怒自然就会产生。愤怒还可能是感情受伤的掩饰。孩子之所以生气,可能与父母、别的孩子、自己、生活或其他惹怒他的人有关。孩子经常生气并不奇怪,有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每天他们受管制并且别无其他选择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发怒。受到过度保护或遭遇大人打骂的孩子也通常会生气,这时父母往往以更加强硬的手段来回应,但这会使情况变得更糟糕。要知道,如果你或孩子觉得愤怒的时候,你们之间很可能开始了冲突,你应从中解脱出来,开始与他合作。   该怎么办?   1.对孩子说:“你真的很生气!生气没有关系,但是你得用语言而不是用行动告诉我到底是谁或什么事情惹你生气了。”耐心倾听孩子得倾诉,而不要说:“你不应当生气。   “2.孩子感到不安时,有时他也无法识别自己的情绪。让他知道过一会儿之后也没关系,只要他愿意,你随时都可以与他交流。   3.通过满足孩子的需求(可能需要你去猜)来平息她的怒气,比如问孩子:“你是不是因为姐姐可以比你晚睡生气呢?没关系,等你像她那么大的时候,你也可以像她那样。...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爱说脏话 怎么办?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某一天,你突然发现孩子会说脏话了。“去你的”、“****”、“王八蛋”,当孩子用带着稚气的声音说出这样的语言时,作为家长是不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呢?由于受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加上孩子有喜欢模仿的天性,所以在学习语言过程中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面对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家长可以采取下面几个方法:   第一招:适当惩罚法   如果孩子长大了一点,比如到五六岁,仍有这种不良行为,就可以给他适当的惩罚,促使他反省自己的行为。   第二招:冷处理法   冷处理法又称为消退法,是指某一行为反复出现时,若这个行为得不到强化,这种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具体措施是当孩子说脏话时,不打孩子,也不和孩子说道理,假装没听见,对他不理不问。慢慢地,孩子觉得没趣自然就不说了。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千万不要大发雷霆,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样子,或重复孩子的脏话,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强化这种不良行为。   第三招:模仿疗法   模仿疗法又称为示范法,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学习和获得良好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矫正方法。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改变个体行为是相当有效的,其主要类...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爱说脏话该如何教育?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3岁的小男孩,最近老爱说脏话,不知道是跟谁学的,而且是像说顺口溜一样,打不怕,讲道理也不听,对他不理不睬更没用。请问我该怎样教育他?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一切事物都好奇,尤其是语言发育了,孩子可以通过语言和别人进行交往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者获得别人对自己的注意。   当孩子接触脏话时,他是感到新奇,尤其是说过以后,或许大人感到惊讶,或许大人哈哈一笑,因此孩子可能会认为说脏话是引起大人注意或赞赏的一个原因,因此对于不辨好坏的孩子更乐意重复脏话以获得大人注意和赞赏。你对他所谓的教育,又恰恰强化了他的这个行为。   因此,要想纠正孩子的这个不好的行为,必须:   了解孩子生活的环境是否有人说脏话,让孩子脱离这个环境。所谓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就是这个道理。   多教给孩子一些健康的、有趣的、朗朗上口的和他生活贴近的童谣。当孩子进行表演时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而更乐于去表演这些童谣。   当孩子说脏话时,不要理他,孩子也就失去了说脏话的兴趣,淡化了他这个不好行为。或者当着孩子的面表扬说话文明的孩子,或者选择有关文明礼貌的图书,对孩子进行教育。   如果...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犯错怎么办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年纪这么小就这样了,定要好好教育……”不用说,这是过来人正在给犯错孩子的家长指点迷津,这样的话,就算自己没说过,想必时常可以听到。至于为什么“定要好好教育”答案在这句话里可以找到,“现在这么小他都不听你的,你还指望他长大了听你的?”看来,孩子犯错了,家长觉得需要教育,更多的是为了抓住机会施展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让理亏的处于弱势中的孩子“听”自己的。至于为什么“定要好好教育”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对于怎样教育也疏于考虑。如此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美国心理学家戴尔说: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就会危险的局势。如果我们过多地做,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信心。为此,在西方的儿童教育中,非常看重试错教育。试错的过程,其实就是锻炼儿童独立生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们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到尊重他人人格的重要性。因此,必要的错误对儿童的成长是有利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能够较为冷静的对待孩子成长中所犯的错误,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贸然指责批评,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方向,让时间去教育孩子。以下是从多年的育儿随笔中摘取的两...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理发应“剪”非“剃”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满月头”不科学   专家表示:剃光头可以让头发稀的孩子再长出的头发变得浓、密,也是并不科学的一种传言而已。孩子的胎发都会由日后长出的头发替换掉,只不过替换的早晚因人而异。另外,一个人的头发多少、是否黑亮与遗传和营养密切相关。一般母亲孕期营养良好,出生后体重增长达标的孩子,头发应该是乌黑有光泽的。中医常说“发是血之余”,西医也常说“头发枯黄的孩子常常患有微量元素缺乏症”,比如缺铁、缺锌等等。因此,与其用剃头的方法来希望孩子头发长得浓密一些,不如关注孩子的营养,让他有足够的营养用于长头发。   专家推荐:为孩子理发应“剪”非“剃”   用剪刀剪去过长的头发既可以让孩子显得精神又不会对头皮造成损伤。而剃头则不然,在剃头的过程中,刀片会对婴儿的头皮造成许多肉眼看不到的伤痕。此时的婴儿皮肤娇嫩,处于功能尚不完善之时。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尚不能很好抵御病菌的入侵,更何况你还用剃刀为病菌打开了无数的缺口呢?因此,从预防感染的角度考虑,剪发要比剃发更合理、更安全。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理财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1.少儿理财应注意的问题   (1)现在享用,以后付钱。   (2)只把钱看成是现在就去买某种商品的一种工具。   (3)买东西时,把身上的钱花个精光。   (4)钱在被花掉之前,已经有过好多次购买欲望了。   (5)买了许多东西,但很少有令他们长期满意的。   (6)滥用别人的钱.   (7)只在花钱时,才有一种满足感   (8)储蓄对他们来讲并不重要。   (9)花掉的要比储蓄的多。   (10)只能节省下来一点购买小件商品的钱。   (11)购物时只相信广告.   (12)购物时只看商品包装上醒目的黑体宇。   (13)轻易相信别人的承诺。   (14)不作计划。   (15)不能正确使用活期存款帐户。   (16)不恰当地使用信用卡。   (17)从不了解钱的时效价值.   (18)忽略通货膨胀。   2.给孩子零花钱应注意?   (1)不管父母对孩子说些什么,父母自己的理财方式最具说服力.   (2)零用钱应当定期、准时,不用别人提醒地发到孩子手中。定期性是教孩子们学习花钱规则的关键所在.   (3)应尽可能少地把零用钱预...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江南某省城宽阔的大街上,大清早就停放着一辆威严的警车和一辆豪华的大轿车。警车上坐着警察,可轿车里坐着的却不是犯人,而是佩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轿车周围簇拥着黑压压一大群前来送行的人,男女老幼约有上百人。只见车下的人一个劲儿地往车上递送大包小包的各式各样的食品,同时还喋喋不休地千叮咛万嘱咐:“别到处乱跑。”“不要喝生水,别吃不干净的东西。”“水杯、饭碗使自己的,不要使老乡的。”“睡觉盖好被子,别着凉。”“晚上上厕所带好手电筒”??警车拉着警笛、闪着警灯开动了,直到消失在大街的尽头,送行的人们仍旧站在原地,眼含热泪,眼巴巴望着车去的方向,那神情颇为“悲壮”,像是生离死别??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该省城某单位组织的一次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省城挑选20名小学生,到边远山区生活学习一周时间;同时,从边远山区挑选20名小学生,到省城生活学习一周时间,即进行短期的“易地留学”。城乡的学生分别住在对方学生的家里,到对方的小学学习。组织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城里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亲身体验一下农村比较艰苦的生活,看看农村孩子生活学习的条件,促使他们更加珍惜自己优越的生活和学...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生病 爸爸多陪陪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等一些国家明确保护爸爸在孩子生病时陪假的权利,法律上允许父亲在这个特殊时期请假去陪护孩子。虽然不了解这些法律出台的相关背景,但是我觉得,父亲的陪伴对于生病的宝宝来说,客观上的确是有很多优势的。   比如,以往女儿病好以后都会变得很娇气,主要原因就是奶奶、妈妈心疼她生病,满足一些平时不可能满足的事情。女儿喜欢吃方便面和薯片,平时我们都不会给她买。生病就不同了,妈妈绝对是要什么买什么。这次我虽然也买了,但是薯片只买了一包,方便面也不是专给她买的,是大家一起吃的。即使是在病中,我还是避免了她吃独食和让她懂得分享。   如果像妈妈们一样在孩子生病时对他百依百顺,那么孩子病愈后还会习惯性地继续这样非分的要求,而家长不可能继续满足,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娇”和“任性”。女性是情感型的动物,而男性是理智型的动物。即使妈妈们想学着心硬一些,也很刻意,反观我的做法就是很自然的了。   父亲陪护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影响到孩子对待疾病的态度。孩子生病,妈妈总是会不停地问:“哪儿还不舒服啊?”“还疼不疼啊?”这一方面会强化疾病的痛苦,另一方面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弱者,是要被照顾的。有...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的健康正被成人的不良养育吞噬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不良环境“催熟“我们的孩子   妈妈们:为什么拿我当“试验品”   给女儿烫一头卷发,再穿上成人味儿十足的长裙;给儿子戴上墨镜,再换上一身酷装,这都是妈妈们爱做的事。而且,只要广告里说什么保健品好,妈妈就会买来给孩子试试。儿童营养专家则认为,给孩子盲目地进补、乱用保健品,可引起儿童血液中激素水平上升,还会造成孩子肥胖,进而导致性早熟。   幼儿园老师:为什么拿我寻开心   “妈妈,今天你得给我的媳妇儿买一双新鞋。”一个3岁多的男孩儿这样对妈妈提出了要求。这位妈妈经过调查才知道,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在班里“速配”了好几对“小伴侣”,平时总是拿“小夫妻”们开玩笑。在一些幼儿园老师看来,拿自己班上的小朋友开开玩笑并没有什么,可父母们大多认为这不合适,因为现在的孩子懂的东西并不少,所以从小就该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友情关系。   长辈:为什么拿我当玩具   很多父母都有带孩子去上班的经历,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一些同事拿孩子当“开心果”,拿孩子找乐儿,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   在单位里,大人们还会“教给”孩子们很多大人才能明白的语言,他们不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会不分...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早期教育十法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儿童成长的好坏,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兴衰,所以搞好儿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1.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游戏来认识周围事物,适应生活环境和发展智力。因此要给孩子买或借用有利于开发智力的玩具,要多让其和小朋友一起玩。   2.引导儿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学习。大自然和社会环境最能吸引孩子们,最容易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愿望。因此,节假日应多带孩子到外边去玩。   3.注意训练孩子的感觉器官。在学前期,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他们是依靠发育得比较完好的感觉器官捕捉事物的形象和特征的。感觉器官功能的好坏,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要注意多多训练孩子的感觉器官。4.注意从小培养儿童发展语言。学前期是语言发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而语言具有发展智力活动的工具职能,它在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中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因此,从小发展语言,对一生的语言和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编讲形象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不仅能扩大儿童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5.注意培养绘画能力。绘画不仅可以锻炼儿童的...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