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他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时,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误区二:“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专家介绍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专家还举例说,“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 误区三:“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妈妈带着圆圆去做智力测试。面对着很...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我说话了呢?”现在不少家长都喜欢说这样一句话。大多数的孩子成长到某一个阶段,会喜欢和同学在一起,而对父母的说教感到不耐烦,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同龄的孩子说的话简单易懂,不会讲些大道理;老师、父母总是喜欢说些指责他们的话,所以无形的压力一天比一天重,以后也就敬而远之了! 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不是一件难事。 试着用他们能懂的简单道理,教他们明辨是非就对了。孩子的理解力有限,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想法,以他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他。 一般家长工作都非常忙,而查阅这方面的资料需要大量的时间,那么,下面几个要领也许有帮助,不妨一试! (一)以委婉的方式取得认同:孩子回来,如果有异于平时的举动,这时,父母可以间接方式询问,让孩子说出心事。倘若孩子不肯说,不妨写便条、书信婉转了解,避免正面冲突、动不动就责备孩子,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把情况告诉你。等了解情况后,父母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时可以引述过去的经验,或对他说:“我了解你的心情,我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时我是这么解决的……”这样才能让孩子认同你的看法、想法。 ...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人的一生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住宅中度过的。居住的环境是否科学卫生,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如何营造一个健康的居室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注意。 (1)注意居室光线:最好尽可能利用自然阳光有助于儿童发育成长。 (2)进行居室绿化:可以增加生机,给人以美感,还可以净化室内空气。 (3)利用居室色彩:利用暖色、红、橙、黄色使人精神振作,心情愉快,增加新陈代谢;利用冷色、蓝色、绿色等来抑制与缓和精神紧张,安定情绪控制暴躁,对儿童不同成长时期十分有利。 (4)经常通风换气:现代住宅的封闭日趋严密,新鲜空气的补充应引起重视。为了确保室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必须及时通风换气,这样才能减少室内浊气中的许多传染病菌,使室外清新空气与室内污浊空气进行交换,并排除不良气味。 (5)预防噪音污染:噪音对人体损害十分明显。它损伤听觉器官,造成“积累性”心脏病和血管疾病,使人心跳过速,心率不齐,是高血压、冠心病与动脉硬化症的产生原因之一,如果怀孕期间过高,出生后的婴儿多一般脾气都比较暴躁。 从每一个年度评选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来看,几乎都在发生变化,是不是我们...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对待孩子教育,家长观点不一致,怎么办? 我的儿子今年十四岁,现上初一,头脑聪明,一至四年级时,虽不努力学习,成绩却很好,五年级到初一期间,成绩一直下滑,目前,到了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的程度,极度厌学,并迷恋网络。在如何教育孩子、扭转孩子现状上,我和孩子的父亲产生了极大的分歧,我们整天处于无尽的争吵和彼此埋怨中,因为我们持不同的观点。父亲的观点是:孩子无错,都是教育方法的问题,不要和孩子发脾气,和风细雨胜过大声疾呼,和孩子交朋友,不打骂孩子。相信环境造人。学习不强迫,并坚信学习不好也可能有出息。父亲的这些观点我并不是不同意,只是看到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表现就想马上制止,很多时候会用一些激烈的语气,当场就遭到孩子父亲的制止和呵斥,当着孩子的面就会争吵起来。现在正值暑假,孩子整天上网玩游戏,甚至饭都不在乎,我想在他父亲的配合下限制他上网的时间,比如每天不超四小时。但在这一点上,他父亲想慢慢的引导,我觉得太慢。有时孩子玩久了我就拔网线,他们两个就同时反对,父亲认为我急躁,孩子当然因为玩的不尽兴。 有让我们达成一致的好办法吗?特别是在对待孩子上网上,我们如何处理? 答: ...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爱并不是坏事情,对孩子的爱应该越多越好,实在没有必要收起一半。现在令人害怕,害了孩子的溺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那种不顾后果,缺乏理性,只懂得物质上满足孩子的所谓爱,连母鸡都会,严格说已经够不上人类爱的现代水准。人类理智的爱应该是意味着关心、理解、责任和尊重四个方面。 关心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溺爱所关照的并不是孩子的心,而是孩子表面的需要。孩子喜欢吃,他就满足孩子的吃,而孩子发育其他方面的需要,例如锻炼身体,相当多的家长反而忽视。很短的路程,本来应该是锻炼走路的好机会,可是一律要“打的”;孩子想干家务劳动,家长不同意,由于长期不干事情,造成动作不协调,然后又不得不花掉大量的钱去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关心不仅要关照孩子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应该关照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那才叫关心到点子上了。溺爱者看不到后者,只会从表面看到孩子爱吃冰激凌,爱去“麦当劳”、“肯德鸡”,结果不仅是偏食的饮食习惯促成了一批“豆芽菜”,“小胖墩”,而且娇惯促成了自私、懒惰的坏毛病。 所以说智爱和溺爱的区别主要是:智爱是全面的关心,尤其关照孩子的心灵,而溺爱是片面的关心,只关照孩子的表...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Point1观察有无意识 1岁以下的宝宝,可轻轻敲打其脚掌,1岁以上则可摇动他的肩膀来确认意识,如果是在没意识的状态下,喉咙肌肉会松弛,舌头会往后倒,很有可能会阻塞呼吸道。 Point2确认呼吸与脉搏 抬起宝宝下巴打开气道,观察宝宝胸腔的起伏、仔细听呼吸声,以确定宝宝是否还有呼吸,经判断后若无呼吸,要立刻实施人工呼吸。确认心脏是否跳动,可通过按压脉搏方式得知,如果已无脉搏,就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Tips:什么是心肺复苏术(CPR) CPR是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英文单词的字母缩写。这是在你的宝宝没有生命迹象(呼吸或活动)时,你可以采取的一种救生措施。心肺复苏术(CPR)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使携带氧气的血液循环到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直至急救人员赶到。保持含氧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脑损伤。脑部缺氧几分钟,就会造成脑损伤,甚至死亡。 婴幼儿的CPR急救 1叫、拍 叫喊宝宝并轻拍宝宝肩膀,如果他没有反应,马上叫人拨打120或当地的急救电话,并将他背部朝下躺好。 快速而轻柔地...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家长惊讶地发现,一向听话内向的儿子近期特别热衷于外出向同学借书,在家也是沉默寡言,精神恍惚,除了吃饭就是躲在房间看书。 几天前,趁着儿子不在家时,家长偷偷地从孩子的抽屉里,看到一本人体结构的书和描写男女之间不健康的书,床底下竟还有忘了扔的卫生纸团。家长感到自己简直像被惊雷轰击了一样,不知如何是好? 家庭顾问网专家: 青春期的孩子性意识开始觉醒,他们的好奇心特别强烈,渴望了解性的有关知识。家长对此不要恐惧,也不要回避,应有意识、有目的地看一些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的书,然后适时、适度、适当地个别与孩子进行私底下交流,也可以谈一些自己身体状况发展的情况,帮助孩子了解身体结构、生理卫生、心理需求。 并引导孩子能正视自己,有些想法是正常的,要会克制和疏导自我,使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性心理知识教育与心理发育同步进行。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3岁的小宝最近不愿意吃饭,妈妈喂他,他“哇、哇”地哭着不肯吃。妈妈很困惑,以前没有这种现象发生,以为饭菜有问题,但全家人吃了都觉得味道不错。后来当小宝张开小嘴哭的时候,妈妈才注意到,他的喉咙红肿,到医院检查,发现小宝患有轻度的咽喉炎。 安安在一堆玩具边玩,但不明缘由突然哭了起来,妈妈上前哄他也没有效果,他还是一个劲地哭。妈妈检查孩子的手,没有受伤,检查眼睛、鼻子都没有什么异样,最后在孩子的喉咙处发现了小玩具。 孩子喉咙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隐蔽的地方,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问题,但还不容易被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往往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妈妈在平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喉咙。 喉咙被刺伤、擦伤了 尖锐的玩具以及筷子、鱼刺等容易伤及孩子的喉咙。 对策: 妈妈须及时引导孩子张开嘴,对准光线查看伤情。 及时去医院请医生做深入检查。 家庭防范: 孩子使用筷子或叉子吃饭的时候,不要让他玩筷子、叉子,大人须在一旁照看。 玩具选用圆形物品,避免尖锐物品,最好大于孩子嘴巴,以免孩子放入。 妈妈准备饭菜的时候,避免带刺和壳的食物,孩子小,大人可...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幼儿自卑是指幼儿同于某种原因怀疑、轻视自己,在社会交往或集体活动中懦弱害羞和畏惧。自卑是幼儿常见的问题之一,据调查了解发现幼儿自卑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幼儿教育专家认为:个别的儿童阶段产生的自卑心理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但是如不注意调控,也有少数儿童将变得孤僻、寡言、内向、缺乏自信心。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充满自信而又有朝气的人,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人很难适应未来社会,所以幼儿的自卑心理不容忽视。 幼儿自卑心理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 1、做事没有主见,不敢自己选择游戏,爱说:我不会,我不敢,我不能等。 2、不愿与别人交流,喜欢一个人独处,从不主动提出问题。 3、害怕在陌生人或集体面前出来说话。 造成自卑的原因大至有以下几点: 1、不恰当的评价,随意的批评、训斥与挖苦,使幼儿感到自己很笨或者行为不好,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形成幼儿自卑心理。 2、父母期望值过高,强迫孩子所难,过分的溺爱孩子,使孩子行为能力交叉,造成孩子心目中认为自己“我不行”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3、教师和父母评价幼儿有偏见,实施奖励不公。 ...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现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工作。任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关心下一代协会常务理事,兼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素质教育实践研究基地特聘专家。长期从事青少年儿童研究和家庭教育研究。 教育是关于未来的事业。家庭教育最关注的是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任何一个家长都在为自己的孩子绘制一幅美丽的蓝图,但是结果却有天渊之别。虽然人和动物不同,人能够想象未来,但是这种超前预设的能力,并不一定必然带来喜剧效果。有人预见自己能成仙成佛,就去投河上吊,白白丢了性命;赌徒预见自己能大发横财,就把家财妻小都下了赌注,结果输了个精光。这里的悲剧是两个问题造成的:一是预定的目标对不对?二是达到预定目标的方法对不对? 在家庭教育中同样也有这两个问题。如果说预定目标是让孩子一生幸福快乐,这当然没有错,问题是什么叫幸福、快乐?方法是帮助孩子达到预定目标,这也没有错,问题是用什么方法帮助?目前不少家长在这方面的问题集中起来叫做“近视症”。至少有这样三种表现: 只见眼前的享受,不顾今后的生存 有个家长曾经得意地向孩子宣布:“小...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