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孩子体能锻炼 有利于身心健康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孩子体能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   锻炼并不是大人的专利,锻炼对每个人,包括儿童,都很重要,因为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实际上,锻炼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我映像、信心和良好的心理、情感状态。   运动的益处   锻炼能强化心脏   有氧运动是指运动身体的大肌肉群,使心脏持续加速跳动几分钟(如跑步、蹬车和游泳)。通过一次次的有氧运动,氧气被输送到肌肉。结果是,心脏变得更加强壮,做事时更有效率,不会很容易就感到疲劳或气喘吁吁。   锻炼能增强肌肉   锻炼能使肌肉更加强健,这样能给关节更好的支持,使人不易受伤。下列锻炼方式能增强胳膊和腿部的肌肉:跳绳、游泳、跑步、骑车和单排轮滑。   锻炼能增加柔韧性   众所周知,孩子比成人敏捷。孩子能将四肢弯曲到成人所不能达到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小时就开始锻炼的人长大后仍能保持柔韧性。   柔韧性为什么重要?   柔韧性越好的人就越不容易在比赛和活动中拉伤或扭伤。能改善柔韧性的休闲活动有芭蕾、体操和武术。   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依赖家长怎么办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1、主要表现:   (1)、对日常事务不能作出决策,除了从他人处得到大量建议保证,我们见到有的孩子甚至在大人问他喝什么饮料时也回答:听你的。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比如在何处上学,交什么样的朋友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我们有时发现孩子有时在自己奶奶爷爷家的时候说自己妈妈那里不好,而在自己家的时候就反过来说自己奶奶爷爷的不好。实际上孩子为了取得大人的欢心。   (6)、独处时有不适喝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收到伤害。这种孩子对亲近和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麻木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宁愿放弃自己的快乐和目标,只要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照顾就心满意足了。这使得他们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曲求...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偏食、挑食原因在于口味过重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1岁多的宝宝就开始吃膨化食品,几个月的宝宝爱喝100%的纯果汁,越来越多的宝宝喜欢吃甜食或其他口味重的食物。这样到底对健康是否有好处呢?   味觉与生俱来,舌头上的味蕾能分辨出酸、甜、苦、辣、咸。宝宝在经过五种味觉的接触与训练后,会慢慢增加接受的程度。专家指出,经常吃口味重的食物对宝宝的健康非常不利。因为如果宝宝刚开始接触的就是口味偏重的食物,则日后偏好这类食物的几率就越高,慢慢就会形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而且宝宝的口味习惯是影响一生的,如果长期摄入重口味的食物就难逃肥胖、龋齿,甚至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魔掌了。   多吃甜食的危害:   吃糖太多会产生很多不良作用,如引起肥胖症、诱发糖尿病、促使龋齿发生等。各种甜饮料或果汁中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天然果糖亦很高,过多地喝这些饮料后,血糖增高,宝宝的饥饿感下降,引起厌食、胃肠不适甚至腹泻。另外,糖是不含钙的酸性食物,如果吸收糖类食品过多,体液就呈中性或弱酸性。身体要恢复正常的弱碱性,就必然要消耗体内的碱性物质—钙,这就严重危害了宝宝骨胳的发育。因此,少吃糖和含糖的橘子汁等饮料,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大有好处。   温馨提示...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做作业拖拉怎么办?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家长:孩子成绩性格等都不错,就是做作业拖拉。以前只要有时间我都陪她做作业,她都井然有序,一科作业做完再做另一科。   这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我没时间陪在她身边,让他自己做,她就拖拉了。做完一科,要玩一会,或开一会小差,然后做另一科。   我担心她到学习任务加重的时候,作业会更多,会完成不了,我该怎么跟儿子沟通这个问题?   家庭顾问网建议:   这样的孩子应该缺乏时间管理的概念。以前的时候家长用心良苦,孩子做作业一种陪在身边。但正因为家长的陪伴,孩子就像电脑按钮一样,一颗完成按另外一颗,孩子自己根本不用思考,包括管理时间。一旦孩子自由了,她就不知道怎么打理自己的时间了。   有时候,孩子做完一科作业,休息下、开个小差很正常。因为她确实累了,需要休息。这个时候父母不能太急切,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需要我们尊重和信任。   试着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父母可以试着跟孩子一起列一张“时间管理窗口”表格。跟孩子一起,把每天回家要做的事情都列出来,家长如果有补充,可以在旁边列出来。   列出事情后,画一张表格,分成四个窗口:重要必须的事,重要不必须的事,不重要但必须...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做错事不认错怎么办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浩浩玩溜溜球的时候,不小心撞翻了妈妈的化妆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听见“铛啷——”一声,化妆瓶掉到了地上,摔碎了。妈妈在厨房听到了声音,着急地问浩浩是不是砸碎东西了。浩浩说没有。   可是,等妈妈忙完厨房里的事,一走到房间里就看见了地上打碎的化妆瓶。   这时,浩浩还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在旁边玩着溜溜球。妈妈知道,一定又是浩浩干的“好事”。于是妈妈就问他:“是不是你打碎的?”“不是的。”妈妈连着问了好几遍,浩浩都否认。“妈妈不打你,你说是不是你打碎的?”浩浩还是不承认。这时妈妈更生气了,抓着浩浩的手,说:“你今天不说清楚,就别做其他事了。”浩浩一脸委屈的模样。   僵持了一阵子,浩浩还是不说话,妈妈也没有办法了,只能说:“以后再打碎东西,就不让你玩了!知道了吗?”在妈妈的命令下,浩浩点点头,才说了句“知道了”。   这样的情景是不是有时也发生在你的家里?你的孩子是不是也会像浩浩那样不肯认错?纵使你气急败坏,孩子还是不肯吱一个声。千万不要以为不肯认错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了。孩子不认错,是有原因的,其中不乏你自己的过错。   为什么孩子不认错?   原因一:“我没错!” ...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孩子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妈妈和爸爸们,在建立孩子健康心理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呢?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孩子。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   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孩子,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3、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4、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对待孩子时,如果自己的情绪总是不稳定,喜怒无常,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另外,赞许必须针对具体的事,让孩子知道自己优点的同时感到你的赞许是真诚的,而不是虚的、哄他的。  ...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八岁前智力发展最快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美国科学家布卢姆曾就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关键期问题,对近千人进行了跟踪观察。他通过分析实例,提出一个重要的假设:即8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时期。   他提出,如果把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做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从4~8岁又能获得30%的智力;而余下的20%的智力则是在8~17岁这个时期获得的。尽管人们对布卢姆的这个假设还有争议,但是对从出生到8岁这一时期是人的智力发展最快时期的论点,看法都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婴幼儿期、童年期最容易接受外界刺激,最容易形成大脑神经联系。我国儿童心理学工作者也认为,4岁前是儿童发展形象视觉和口语语音的最佳期;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期;5~6岁是丰富口语词汇的最佳期;7岁是儿童品德形成的最佳期。如果在这些关键期里能对儿童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培养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教育心理学的另一角度分析,8岁前这一阶段人生经历了两次大的环境转变和两次角色转换,它是儿童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六岁前必须立下的规矩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这样,孩子才能在不受成人强制和惩罚的生活中逐渐学会如何生活,摆脱“不好的”、“常犯错误的”状态,走上自由的、快乐的、有规则的、成长的轨道。这就是我倡导的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的教育精神。   0~6岁的孩子需要建立的6大基本规则:   1.不可以打扰别人。   2.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5.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6.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在实际执行中,父母们遇到了一些困扰:如何实现这些规则?怎样理解这些规则背后的意义?下面,孙老师将作进一步阐释。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再任性也不能随便打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两个反抗期,一个是青春期,孩子会经常表现出和家长顶嘴,表现出叛逆的倾向;另一个时期从孩子三岁时就开始了,这个时候的小孩特别任性,爱撒泼,甚至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家长难堪,家长不给买东西就吵闹的孩子就正处在这一时期。   孩子和家长的关系有时候就像是在斗智斗勇,为了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家长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有自己的亲子兵法。为了让家人幸福平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一个家长必须都得掌握几项“绝技”。   当孩子在地上撒泼的时候,家长一定坚守阵地。在这个时候,家长一旦服软,孩子下一次撒泼的时间就会更长。为人父母,必须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一一定要跟撒泼的孩子“抗争”到底!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为了孩子再不撒泼。   妈妈们比较容易心软,孩子正是利用了妈妈爱面子的特点,故意用撒泼的方式胁迫妈妈。在这个时候,平日文静娴熟的妈妈要咬牙坚持住,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给孩子个下马威。孩子会大吃一惊,没想到妈妈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居然这么坚强,这么无所谓。孩子自然就灰溜溜地起来了,以后也不敢再造次。要想管好孩子,娘一定要比孩子还泼,可谓话糙理不糙。   还有些孩子,年纪小...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孩子写作业慢的原因及对策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集中在每天晚上,而家长在晚上对孩子的教育主题,大多集中在孩子的家庭作业上。让孩子不需要家长关注就自觉、快速而且认真地完成家庭作业,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现实中,孩子在写作业时表现出来的磨蹭、拖拉、不认真却让家长们伤透了脑筋:因为家庭作业的问题,许多家庭失却了应用的欢乐;因为家庭作业的问题,许多家长与孩子战争不断;因为家庭作业的问题,孩子对晚上的时间充满了无奈与厌烦。本文是一位老师家长多年实战经验,值得为孩子写作业慢而头痛父母参考。   导读:   一、条理性差——学习无方法。   二、追求完美——橡皮综合症。   三、学习基础差——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有困难。   四、被逼无奈——故意磨蹭。   五、时间观念差——不会管理时间。   六、注意力不集中——无关动作多。   七、协调性差——感统失调   一、条理性差——学习无方法。   洋洋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平时洋洋什么也不用操心,只管学习和写作业就行。爸爸妈妈为了能让他安心学习,每天都是准备好饭菜才叫他,平时吃什么、喝什么准备得一应俱全,就连刷牙时的牙膏也给他挤好了。上学前妈妈...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