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霏霏,天气忽冷忽热,各种病原体容易孳生繁殖,近期患上病毒性感冒的小朋友也逐渐多起来。专家提醒说,有部分“嗜心性病毒”特别喜欢侵犯小儿心脏。若孩子患了感冒,除了有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外,还有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气促等迹象,甚至无缘无故地出现叹气样呼吸,家长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这类患儿有可能合并有病毒性的心肌损害,严重的就是病毒性心肌炎。 ●有些孩子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叹气样呼吸,这可能是小儿心肌炎特有的早期症状,家长应特别留意 ●心肌炎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轻者可无症状,有时会突然加重危及生命。所以,早期排查、诊断及干预是治疗的关键 现象 初春病毒性感冒患儿增多 近期患上病毒性感冒的小朋友逐渐增多,有些患儿会出现叹气样呼吸,即中医所谓的‘善太息’。若孩子患了感冒,除了有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外,若无缘无故出现叹气样呼吸,家长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这可能是小儿心肌炎特有的早期症状。中医认为,“善太息”多由于气机不畅所致,在早期心肌炎患儿中,往往可能表现出通过深吸气来缓解胸闷的症状。这类患儿有可能合并有病毒...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有疑问的还不止周女士,近段时间以来,随着电影《阿凡达》的热映,在各大网络论坛,很多年轻父母也抛出了一样的问题:10岁以下孩子是否适合观看? 争执:带5岁儿子去看《阿凡达》? “我承认这部电影很好看,但打死都不愿意让孩子去电影院受那个刺激。”昨日上午,又一次与丈夫在这一问题上不欢而散的周女士打进本报热线,她说,这段时间一直听朋友、同事都在谈论《阿凡达》,但又听说票紧,于是一周前,她从音响店买了《阿凡达》的影碟,在家里看了一遍,觉得意犹未尽的丈夫在次日又带上14岁的大女儿前往电影院,看了一场3D版本的《阿凡达》,争吵也从这时开始。 “回家后两人一直激动地说好看,5岁多的小儿子一听就不乐意了,也非要去电影院看一次,他爸爸倒是一口答应了,但我很反对!”周女士说,第一次在家看时,她就担心里面的刺激画面会影响到小孩子,于是避开了儿子,这下丈夫要带儿子去影院看,而且还是3D的,这让她很反对,“姑且不说里面的情节是否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就是两个多小时的3D画面,我也担心一个几岁的孩子能不能受得了那个刺激。” 与周女士的担忧不同,丈夫刘先生则觉得难得遇上一部这么火的电影...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小孩进补红枣桂圆最适宜 受访专家: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儿童科副主任医师余大鹏 冬季是最适宜进补的季节,本刊近来接到很多家长的咨询:孩子体质差,想在冬季调理调理,听老人说人参不适合给孩子吃,但用人参须泡水能增强孩子体质,不知有没有科学性?孩子冬季到底该怎样进补?本刊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人参须泡水儿童不适 省中医院光谷院区儿科余大鹏副主任医师介绍:人参及其参须,都有大补元气、强心固脱、安神生津的作用,对身体衰弱的老年人较为适宜,但对孩子而言,即使是常规量的人参也不适合。因为孩子本身就对人参较敏感,一旦过量,人参会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血压下降,呼吸异常兴奋,甚至有致命的危险。所以,小儿千万不可乱补人参。除人参外,其它一些成人补品,像蜂王浆、白凤丸、鹿茸、冬虫夏草等都会促进生殖系统发育,过早过量服用会令小孩性早熟,同样不适合给孩子进补。 但有一种参是可以给孩子服用的,那就是太子参。人参属于五加科植物,而太子参则属于石竹科植物。太子参药性平和,对小儿体虚多汗、消瘦无力较为适合,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红枣桂圆最适合...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日前,上海儿科学会儿保学组、上海营养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及雅培公司共同发起了“上海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对1244例本市常住户籍1~6岁儿童的随机调查发现,39.7%有挑食的习惯,而且这个问题随着年龄增长日益突出,5~6岁的幼儿近一半都有挑食的习惯。近七成家长对此表示担忧,而事实上,孩子的这个坏习惯,很可能是家长“帮”他养成的。 课题组组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金星明教授提醒家长,家长的某些不恰当行为,可能会加剧孩子的挑食、偏食现象。专家建议从以下几点做起,给孩子制订用餐“规则”: 提供与年龄相适应的食物,量不宜过多或过少; 逐步添加新食物,每种新食物给宝宝尝试15次以上; 每餐定时守时,进餐时间少于25分钟,每餐间隔3-4小时; 避免进食时“三心二意”,如看电视、玩玩具等; 父母保持中立态度,不威逼惩罚,不用冰淇淋等作为奖赏; 家长树立良好进食榜样; 鼓励独立进食,忍受与年龄相符的狼藉; 选用儿童全营养素,确保儿童全面均衡的营养补充。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小儿饮食原则11个提醒 一般来讲,宝宝从四个月开始,除了母乳或牛奶,还要逐步给宝宝添加喂养一些蔬菜泥、苹果泥、香蕉泥等。宝宝出生4个多月后,体内贮存的铁、钙等已基本耗尽,仅喂母乳或牛奶已满足不了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需要添加一些含铁、钙、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宝宝10个月时可以完全断奶(母乳)了,饮食也大部分固定为早、中、晚三餐,并由稀饭过渡到稠粥、软饭,由肉泥过渡到碎肉,由菜泥过渡到碎菜,到快一岁时,可训练宝宝自己吃饭,并必须断奶(母乳),如果还继续用母乳喂孩子,孩子可能既不喝牛奶,食欲也差,而且各方面的营养都跟不上宝宝生长的需要,但同时不得不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给宝宝添加辅食,从少到多,由稀到稠,从细到粗,习惯一种再加另一种,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出现反应暂停两天,恢复健康再进行。让宝宝慢慢适应从奶到食物的过度,也相信宝宝一定会适应的。 断乳后喂养,婴幼儿每日需要热能大约1100~1200千卡,蛋白质35~40克,需要量较大。由于婴幼儿消化功能较差,不宜进食固体食品,应在原辅食的基础上,逐渐增添新品种,逐渐由流质、半流质饮食改为固体食物,首选质地...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如发烧时间过长或体温过高(39度以上),体内营养物质和氧的消耗将会增加,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高烧还会影响大脑功能引起抽风。 A因此小儿高烧首先应注意采取物理降温。比如,将毛巾浸凉水后敷在头额部,每隔5-10分钟更换一次;或将暖水袋灌入冷水枕在脑后;又如,将大毛巾浸温水后拧干,敷在胸背部(如遇小儿面色发青、发抖应停敷);还可用酒精或白酒,加一半温水,用小毛巾浸泡后擦洗颈部、腋下、腹股沟、手足心、前胸后背各数分钟,即可降温。如仍高烧不退可选用药物降温。如安痛定肌肉注射治疗。 B物理降温1小时后测体温,观察有无体温骤降,软弱无力等现象,如有应给予保暖,饮热水。此外还要注意有无新的症状出现,如神志改变、皮疹、呕吐、腹泻等现象。 C药物降温后观察有无大量出汗,如有应多喝白开水,并在水里加些盐和糖,以补充出汗而丢失的水份及盐。 还应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服,以保持皮肤清洁。高烧的小儿还应注意卧床休息,室内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过紧。 饮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鸡蛋面片汤...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预防病症 小儿麻痹是一种病毒感染,侵犯脊髓而引起神经麻痹症状,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肢体残障。 疫苗成份 小儿麻痹有两种疫苗,口服的沙宾疫苗为活性减毒疫苗,注射用的沙克疫苗为非活性疫苗。这两种疫苗的效果都十分良好,而各有优缺点。注射疫苗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是死菌疫苗,所以不会引起麻痹症状。 口服疫苗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经由粪便排出,使得接触者也可以同样受到疫苗的作用。国内就是基于这种扩大保护面的考虑,采用口服疫苗,它的缺点在于有可能引起小儿麻痹。接种的时间表,都是与DPT疫苗一起给予。以后如果小儿麻痹绝迹的话,就可能会改用注射用疫苗,以避免反而引起麻痹的副作用。 注意事项与副作用 口服疫苗使用之前及之后半小时不要饮水或进食,以免使疫苗稀释而影响疫苗效力。偶而会发生疫苗剂量过多或甚至不慎以注射给予的案例,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因而有特别副作用的情形,但仍应避免。如果给予疫苗之后吐了出来,可以再补一剂,不必担心剂量过高的问题。 如果隔了半小时以上才有呕吐现象,则不需再补一剂。有些国家采用注射的沙克疫苗,如果必要,这二种疫苗可以混合接种,不会有效力上的...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小儿黄疸 小儿黄疸退黄消疸黄疸,是指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小便色黄的一类疾病:新生儿黄疸则指小儿出生后周身皮肤、双眼、小便都发黄为特征的疾病,中医称之为胎黄。 新生儿黄疸,有真有假,真黄疸是指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管闭锁等等。而假黄疸特指小儿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 小儿出生24小时以后发现黄疸,并能够在14天以内自然消失,没有其它症状,称之为生理性黄疸,有50%正常出生的小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对于早产儿来言,生理性黄疽的发生率要更高,可达80%。 生理性黄疸,大都在生后第3天出现。早者在生后第二天出现,迟者可在第5天出现黄染,其色泽—般较轻浅,呈浅黄色,—般2-3天消退。稍重者可延迟到出黄疸的5-6天后消退,而早产儿的黄疸,最多也不应超过7-10天。超过14天的黄疸为迁延性黄疸,或由它病引起的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出现的顺序,一般先见于面部、颈部、然后遍及胸腹及四肢,巩膜——即眼睛中发白的部分也出现黄染。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是与小儿山生后体内胆红素的代谢有关。 有一种能够消除体内多余的胆红素的...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小儿鼻出血是个常见的现象。在夏天气候炎热和冬天室内干燥的季节,小儿鼻出血的现象更多,特别是有的小儿经常在夜间流鼻血,不少家长不能不为此而担忧。 小儿鼻出血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讲2岁以前的小孩很少有鼻出血,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小孩鼻腔的毛细血管网发育还不健全。小儿鼻出血的部位多是在双侧鼻中隔前部的毛细血管网区,也叫黎氏区。这种血管网很表浅,分布在鼻中隔的粘膜层。鼻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当鼻腔粘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有鼻腔炎症或受到刺激时就容易出现鼻出血,如各种鼻炎、鼻窦炎、鼻结核、鼻梅毒、鼻外伤、鼻中隔偏曲、鼻异物或鼻肿瘤等。 2、气候条件差,如空气干燥、炎热、气压低、寒冷、室温过高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 3、有的小儿有用手抠鼻孔的不良习惯,鼻粘膜干燥时很容易将鼻子抠出血。 4、在饮食上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等不良习惯,也可以造成因维生素的缺乏而致鼻出血。同时,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发热、高血压、动脉硬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以引起鼻出血。 在发生鼻出血时多见血从前鼻孔流出;或经后鼻孔流至咽部,出血量大时两种情况可同时发...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不用喂水 对于小婴儿要不要喂水的问题,首先要弄清孩子吃的是牛奶还是母乳。确切的答案是,用母乳喂养的小婴儿不用喂水,而用牛奶或混合喂养婴儿的就需要喂水。 婴儿出生时体内已储存一定水分,通过“早吸吮”(即出生半小时内开始吸吮),每次可获得10~20毫升高质量的初乳。随着母亲乳房的充盈,奶量逐渐增多,母乳可以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其中也包括水分。 果汁和蔬菜汁多用来补充维生素C和矿物质。母乳营养成分全面,所含钙、磷比例合适,易于吸收;铁、锌含量虽与牛奶一样,但吸收率是后者的几倍;母乳中维生素C虽不多,但无需加热,不会受到破坏,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母乳中仅有维生素D不足,而果汁和菜汁亦无法提供,须从鱼肝油或多晒太阳得来。因此4~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婴儿除了哺乳外,一般不必额外再喂果汁、蔬菜汁或水。 如果过早、过多喂水,可抑制新生儿的吸吮能力,使他们从母亲乳房吸取乳汁量减少,致使母乳分泌越来越少。偶尔给婴儿喂水时,切忌使用奶瓶和像皮奶头,应用小勺或滴管喂,以免婴儿对乳头产生错觉,以致拒绝吸吮母亲乳头,导致母乳喂养困...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