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佝偻病的预防与治疗
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使钙磷摄入不足所致。人体可以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D,但大多数食物中含量较低,不够用,人体主要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维生素D,因此,当从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D较少,晒太阳太少,小儿就会患佝偻病。
如何识别佝偻病呢?
首先要观察孩子有没有佝偻病常见的症状: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具体可表现为孩子食欲不好、爱哭闹;夜间尤其一惊一乍地哭闹,睡不踏实;孩子睡着后多汗可浸湿枕巾和衣服,而且这种汗味酸,刺激皮肤而造成孩子头痒,不断地用头蹭枕头止痒的结果是形成枕秃。
第二要学会判别什么是佝偻病的体征。这些体征主要表现在孩子的骨骼改变上:头部可见颅骨软化、囟门大、闭合晚、方颅、出牙迟等;胸部可见肋骨串珠、肋外翻、鸡胸、漏斗胸等,四肢可见“手镯”、“X”型腿、“O”型腿等;加之全身肌肉松弛,大动作落后,抬头、坐、站、走均落后于健康儿童;还有腹肌无力呈蛙腹等,体征都比较典型,易于识别。
有的家长和医护人员仅仅看到孩子的某一症状或体征,不经过问病史、喂养史和化验就轻易诊断为佝偻病,以至将此病扩大化的现象比比皆是。盲目地补钙,盲目地补维生素D,甚至导致中毒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预防佝偻病要注意以下措施:
1、提倡母乳喂孩子,并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及钙磷比例适当的辅食。
2、多晒太阳,平时每天户外活动在一小时以上。
3、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户外活动受限制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鱼肝油和维生素D。
佝偻病的治疗:
(一)食补和户外运动:
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及时添加辅食,含Vit.D较多的食物有肝、蛋黄、鱼子等,含钙较多的食物有豆制品、菠菜、鱼虾等。做到3岁前以奶和奶制品作主食,牛奶每100ml含钙量为104mg,小婴儿用配方奶替代鲜奶更为适宜。此外,还应每日到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以增加自身Vit.D的生成。
(二)药物:
1.预防量:生后15天开始补充Vit.A:Vit.D=3:1的鱼肝油,Vit.D的每日预防量为400IU。元素钙的供给量标准(RDA)为儿童400~800mg/天。而钙剂的选择主要看两点:
(1)所含钙元素的剂量,
(2)所选钙剂的吸收率。
2.治疗量:活动期用Vit.D1万~2万IU/天口服,一个月后减至维持量继续口服2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半年后复查。而钙剂的补充原则是缺多少补多少及具体化原则。经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较快,但要限制过多运动以防出现畸形。
(三)后遗症期治疗:
增加营养、加强运动、不必给以药物治疗,轻度鸡胸可通过俯卧撑或扩胸运动使胸廓扩张逐渐纠正,严重骨骼畸形最终将以手术矫正。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