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
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附漫画)
——专家为您揭开其背后的“亲子关系”危机
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专家为您揭开其背后的“亲子关系”危机
“我的孩子为什么成绩下降了”: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家长热线”上周开通以来,心理咨询师们解答最多的问题。各方面环境因素都是孩子成绩下降的“始作俑者”。而这些环境因素大多与家长有关。“我们发现,成绩不好的背后根源所在,大多是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华东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主任陈莉如是说。
孩子成绩下降了,越来越不听家长话。以前的“乖乖囡”,现在不是成了“霸王”,就是成了“相公”——一言不发。父母们束手无策了。孩子的智商有问题?学了坏道?其实,父母们不妨先审视一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也许,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孩子不是“恋人”
“我儿子今年读初二,在市重点读书。以前,他可是个乖孩子,让他看书就看书,让他吃什么就吃什么。从小到大,他成绩不错,从不打架闯祸。真是个叫人省心的孩子。但是,最近,他越来越不听我的话,放学回家,也不看书,说他几句,他竟顶撞‘不要你管’。冬天,让他多穿点衣服,他就是不听。以前,他老粘着我的呀!现在不听话了,成绩也下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专家意见
许多孩子,特别是男孩子,从小就是妈妈的“乖儿子”。有的男孩到了18岁,还要和妈妈挤一张床。但是,孩子和家长毕竟不是恋人关系。小时候,孩子爱粘妈妈,妈妈可以保护他。妈妈也习惯了控制孩子的一切。但是,孩子总会长大,一旦哪一天,他意识到自己是个男子汉,不再是拉着妈妈衣角的娃娃了,他就有了自己的思想,想自己做主,摆脱父母的指令。
家长应该知道,恋人认识之初的视线相随,寸步不离,相互依赖,并不适合亲子关系。每个家长都爱孩子,但孩子有长大的一天,当他认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人,那就如同一匹挣脱了缰绳的马,扬腿要跑。孩子长大了,家长应该慢慢放手。
追求完美何时休
“爸爸,妈妈,你们不要管我,我跳下去了。”一个高三女生,因为模拟考成绩没达到妈妈的预期,爬上了楼顶,给父母打了手机说了这些话。之后,怎么打手机都没人接。父母急疯了,给心理咨询室打电话求救。“给她发短信,说爸爸妈妈都爱你,你在我们心里是最棒的。”经过了几个回合,女孩扔下了书包,发泄了一通,自己走下了楼梯……
专家意见
孩子为何想不开,因为父母要求过高,她觉得永远达不到他们的希望。有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完美。好比一辆轿车,他们无限放大了其中一个“学习”的车轮,其他三个变成了“迷你”车轮,车子怎能正常行驶呢?
给你吃好,穿好,用好。只要你读书好,这难吗?于是,家长命令孩子考第一,达到了第一,还要保持。这时候,孩子的压力是巨大的。
目标高远,无可厚非,但这也要因人而异。有些孩子努力了,但仍攀不上顶峰,那就没必要强求。说不定“无心插柳柳成荫”,孩子可能在其他方面会有更好的发展。家长切勿过分追求完美。
鼓励,你会吗?
孩子不听话,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怎样解决呢?心理学专家陈默老师告诉了我们她的好方法——多鼓励孩子,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
“网络游戏里,爸爸妈妈疼爱我,伙伴们都喜欢我,我是英雄!”孩子沉迷在网络里,书不念了,饭不吃了,一坐下去就连续8个小时……,真令人头疼。家长不明白:网络有什么魅力?
网络游戏中,孩子无所不能,可以通过自己的游戏实力,坐上名牌车,享受至尊待遇。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可能是家长嘴里的“笨蛋”,老师眼里的“差生”。
陈默老师说,一旦别人反复说你是怎样的人,你在心中,会把这些变成内化客体,自我暗示自己是怎样的人。一个小学生,如果小学老师经常说他笨,他慢慢会自己对自己说:“我很笨”。其行为也会变化,好像不笨就对不起老师了。
而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多以批评为主。其实,家长看到孩子点滴进步时,一定要加以鼓励,可以说:“你真棒。”这样,他会越来越向棒的方向努力。
满足孩子的需求
一个大学教授的女儿,今年高一,却打了唇环,鼻环,耳环多达四五个。教授怎么也想不通,书香门第,温文尔雅的我们,怎么会有这样的孩子?
陈默老师认为,女孩从小被父母命令呆在书桌前,说话要像淑女。但孩子有自身发展的需求,比如七八岁时孩子需要游戏、需要伙伴;16、17岁的男孩有好攻击的需求等等。而这个女孩,从小到大,只是读书,这些需求都没得到过满足。有一天,她的爆发就是逆反、阻抗,父母越不希望她怎样,她就越要做给你们看……
中国有句老话:“不成规矩,难以成方圆”。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无可非议,但也别忘了先满足孩子年龄增长各阶段的需求,比如,游戏,玩耍,交朋友,运动等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自然成长,与父母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从而,由亲子关系问题引出的许多学习问题也就能适当避免了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