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成人情感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妈妈表情的奥妙

  ——成人情感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冉乃彦

  一个有趣的实验

  第一次,妈妈和幼小的孩子一起来到一个盒子面前,妈妈把盒盖打开,里面是一只黄绒绒的小鸡。在打开盒盖的一霎那,妈妈故意做出惊慌的表情;第二次妈妈又和幼小的孩子一起来到一个盒子面前,妈妈把盒盖打开,这次出现的是一只粗大的蟒蛇,可是这次妈妈是故意地做出喜爱蟒蛇的表情,她微笑着轻轻地抚摩蟒蛇。

  实验的第二阶段是把孩子领到两个盒子面前,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打开装有蟒蛇的盒子时,孩子高兴地去抚摩它。而当打开装有小鸡的盒子时,孩子却惊慌地逃走了。

  妈妈的脸是孩子的指示牌

  为什么出现这种不同常理的现象呢?原来婴幼儿在探索新事物的时候,总要从妈妈的面孔或者声音去寻找信息,帮助自己确定行动。实验中的这个孩子就是观察了妈妈在打开盒子时候的表情后,从而确定了自己的行动——高兴地抚摩蟒蛇和惊慌地躲避小鸡。

  当然,这是一个实验,主要想说明成人的表情可以指示孩子的行动,居然还可以使孩子做出违背常理的事情——面对可爱的小鸡惊慌地躲避;面对粗大的蟒蛇却高兴地抚摩。而如果从教育孩子的角度看,妈妈自然不应该这样做

  用情感为孩子导航

  聪明的家长应该学会用面孔和声音表达自己的感情,引导孩子健康发展。这对于半岁,刚刚会爬之后的婴幼儿尤其更加重要,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还不十分完善。

  家长通过表情和声音向孩子表达感情,可以起到三个作用。

  一是帮助孩子理解事物。

  孩子由于幼稚,常常将是非混淆。而有些问题也很难用抽象的语言向他们说明白,这时就需要家长善于用表情和声音进行指导。其实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尤其是他没有把握的时候,往往要观察家长的表情,期望找到一个答案。家长千万不要给错了信号。例如当孩子被一个小虫子吓得大喊大叫时,家长一定要表情镇定,对孩子的过分表现表示不屑一顾;如果孩子看到别人摔倒哈哈大笑,家长一定要绷起脸来,对孩子的对不礼貌表现表示气愤。

  二是激发孩子健康美好的愿望。

  作为孩子成长来说,最危险的是丧失信心,最痛苦的是家长对他没有了期望。再小的孩子,再失败的孩子也会从父亲、母亲的眼神中获得力量。作为家长务必不要用讥笑对待孩子自觉行动,更不要用冷笑来对待孩子的大胆设想。家长对孩子首先要鼓励、赞赏他们的想法,肯定正确的部分,其次才是指出不恰当的地方,使他们对自己的探索一直充满信心。

  三是引导孩子选择正确行动。

  有时候孩子的愿望即使是好的,行动也难免出错,因为面对复杂的大千世界,他们的认识和能力实在有限。所以家长不能忽略随时用表情和声音来指导孩子掌握行为的标准和力度。例如孩子被别的孩子不小心碰了,对方已经道歉,孩子还要大打出手,家长就应该厉声制止;而相反孩子受到恶意欺负的时候,家长应该用表情和声音表示一种义愤。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