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情绪智力
关注幼儿的情绪智力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
情绪是信心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信心中的外向认知、外在意识具有协调一致性,是信心在生理上一种暂时的较剧烈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绪情感是幼儿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行为、健康、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目前有研究提出了“情绪智力”的说法,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由此,“情绪情感”对于幼儿心理健康、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可见一斑。
幼儿期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幼儿已经具备情绪自我调控的心理机制,但调控能力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情绪易波动,易受外界影响、易表现在外。因此,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依据幼儿自身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引导其情感日趋理性化、社会化、个性化。
幼儿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有相通之处,但它更强调情感经验的积累、幼儿对情绪情感的感受、理解和反应,在教育途径上应更多的考虑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渗透、尽量保持自然的教育氛围。在家庭中,幼儿的情绪更容易完全地、真实地展现出来,而且由于亲情的亲和力,幼儿还会在家庭中把其它环境中积压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从而使情绪得到某些平衡。因此家庭环境对发展幼儿的情绪智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几点可以给家长一些参考,帮助家长引导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
1、发挥同伴学习的作用。鼓励幼儿多交朋友、主动和人交往。有伙伴共同游戏孩子的情绪会很愉快,而且游戏的过程就是各种情感体验和交流的过程。在同伴的身上孩子还能直接或者间接地学习到别人处理情绪问题的方法,家长要注意引导幼儿学习别人好的情绪调控方法,并有意识地提醒幼儿哪些方法是不好的,有什么危害。
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