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家长怎么理解孩子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传统上家长责骂孩子,常说“你这个人真没用”,“你真蠢”等。这些话属身份的层次,是十分严重的话。这些话本身不能帮助孩子,因为它们没有内容,并没有教孩子什么。但是孩子把话接收了,留在脑中,累积多了,产生的信念甚至身份却有很大的问题。

  在家庭顾问网www.edujt.com咨询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工作中,我们引导孩子写出他们做得好的事---包括读书、家务方面,也包括玩耍方面的任何事。有一次,有一个小朋友写不出一项做得好的事。终于,她说出原因:“我什么也做不好,妈妈常常说我没有用,什么也做不好。“她的妈妈经常这样骂她,她己接受了这种身份。如果不帮助她改变,她长大后会怎样?而唯一可以有效地帮助她的人,就是她的妈妈!

  我们在批评或者教导一个人时,可以尽量把话维持在行为和

  能力的水平。这样,对方会比较容易明白.也容易接受。例如,孩

  子不慎把杯子摔破了,我们可以说以下不同的话:

  行为:你把杯子摔破了。

  能力:你本可以用双手捧着杯子。

  信念/价值:你做什么都闯祸,给我找麻烦。

  身份:你没用。

  我的研究显示出孩子天生本来是相信和听从父母的话的(我相信做父母的也希望如此)。所以,如果父母经常说孩子没用,孩子相信了,便会做很多事去证明他是没用的。父母因此而产生的烦恼原来竟是自己造成的。

  对孩子最正确的态度是相信并且坚持孩子的身份和信念/价值是良好的,只不过是行为不对,或者未能掌握所需的能力而已。

  成年人之间的相处,其实传统上也是一样,很容易在出现争吵时,便从身份或信念/价值的层次上找话去攻击对方。例如:男的忘记打电话给女的。

  行为:你没给我打电话。

  能力:没有手机也可以用公用电话嘛!

  信念/价值:你不爱我,不关心我。

  身份:你是一个自私、不懂得爱的人。

  把话约束在行为及能力的层次上,冲突就发生了,而且越闹越严重。

  掌握了理解层次后,在家庭教育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把事情控制在容易处理的层次上,这样人生的烦恼自然减少,乐趣便因此而增加。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