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家庭教育的“传染”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我家的小外孙犊犊进幼儿园了,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还没来得及高兴三个月,烦恼的事儿就遇上了。由于正值秋冬之交,幼儿园里同班一个小朋友感冒了,不知道是感冒的细菌还是病毒,犊犊很快被“传染”上了。先是咳嗽,接着发热,没几天,医生说,肺部出现“罗音”,被诊断为“肺炎”了。

  感冒是要传染的

  犊犊的咳嗽,很快成了我们全家的“感冒病毒”的“传播源”,他的爸妈和犊犊同睡在一个房间,没几天,犊犊的妈妈感冒了,接着,犊犊的爸也开始咳嗽了,个个都流鼻涕,咳嗽,全身畏寒……这时,我开始意识到感冒病毒的凶猛,根据邻居介绍,开始用米醋烧开,在家里各个房间里烟薰杀菌,希望把感冒细菌统统杀死,然而,感冒的事态并没因此而平息,一个星期后,我也感冒了,犊犊的外婆也感冒了,全家五口,咳嗽声此起彼落,谁也没有逃过这场“劫难”。整整一个月,全家上下,都被感冒细菌笼罩着,不是我“传染”给你,就是他“传染”给我。我第一次体会到“传染“这两个字的恐布。

  从感冒到“肺炎”,犊犊这次真的病得不轻呀!他欢快的笑声没有了,念念有字的歌声没有了,整天躺在床上不是“挂针”,就是吃药,再也听不到他叫我“外公”甜甜的银铃般的声音了。

  情绪也会“传染”

  有一天晚,他妈逼着犊犊喝中药,犊犊捂着嘴吧,就是不喝。他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怕苦……”就是这样,一直僵持了整整一个小时。他的哭声钻到我的耳朵,疼在我的心里,我真想说:“别喝了,别喝了!”但我不能说,因为他病了,不喝他的病不能痊愈,我又不能替代他吃“苦”,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酸甜苦辣,一味也不能少。这段日子,家里的气氛很沉重,每个人的心情很焦虑,孩子的身体什么时候才能康复?可以这么说:我们四个大人,不仅在肌体上被感冒细菌“传染”了,而且在心理上被孩子的情绪“传染”上了。

  终于,犊犊渐渐的退烧了,咳嗽声停了,他的胃口开了,脸上露出了微笑,开口对妈妈说:“我肚子饿了,我要吃饭!”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消失了很久的笑声又回来了,愁眉苦脸的犊犊又成了家中的“开心果”,孩子开心了,妈妈最开心!爸爸也开心了,外婆当然更开心,我这个外公更甭说了!一句话,孩子快乐的情绪又把我们给“传染”了。

  从此以后,犊犊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回家,我第一句话会问他:“今天在幼儿园开心不开心?”我希望他今天过得很快活很开心,因为他开心,我也很开心,因为情绪是会相互“传染”的。每天晚上七点钟,犊犊的爸爸妈妈下班了,这个时候,是全家最热闹的时候,也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一天下来,大家都从各自的岗位上带来了各种信息,各种快乐,餐桌成了共同分享快乐与幸福的平台,每个人都在放飞着自己的心情,快乐在相互“传染”着,一个人的快乐,很快成了每个人的快乐。

  学习也可以相互“传染”

  犊犊的爸爸爱读书,每天晚上在灯下读书,念英语经常到深夜。有一天,犊犊掰着手指向我走来,口中念叨着什么,再仔细一听,原来他是在用英语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我心中一愣,孩子什么时候开始会用英语数数了?一定是被他爸爸的学习给“传染”上了。

  每天,晚饭后,我习惯翻开今天的《文汇报》,一页一页地翻着、看着,这时,外孙犊犊会凑过来,在每一版面的“字里行间”里寻找几个他所认识的几个方块字:“外公,这两个字是上海!”“这是‘大’字!”从第一版到笫八版,他竟然能读出十多个字!我想:在一个家庭里,其实,学习也会相互传染的,爸爸妈妈爱学习,孩子也会爱学习。如果学习也算是一种“细菌”的话,这对人体绝对是有益的,对孩子成长来说,也是一种营养剂。

  “正向传染”与“反向传染”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传染”既有正向的,也有反向的。

  有一段时间,犊犊喜欢睡懒觉了,已经七点多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犊犊实际早已醒来,睁着眼睛钻在被窝里,就是赖着不肯起床。如果去幼儿园上学,他总是最后一个到校的。我追根寻源,顺藤摸瓜,其实,睡懒觉不是犊犊“创造”的,是他的爸爸“传染”的。因为他的爸爸本来就是一只“夜猫子”,每天晚饭后,看书上网,读英语,不到零点不上床,很自然,每天早上睡懒觉便是天经地义的事了。

  有一天,犊犊在阳台上玩开火车,突然他把一辆火车从阳台上扔下去了,接着把一块积木扔下去了,又抓起一张大白纸,三下二下撕成碎片,从阳台上撒下去了,一边雀跃,一边高喊:“下雪了!下雪了!”我见状很生气,严肃地批评小家伙:“怎么可以把东西扔下去,多危险!乱扔废纸,把绿地弄脏了!”谁知,犊犊不仅不认错,反而理直气壮强词夺理:“阿姨在扫地时,也把脏东西扔下去的!”一切明白了,孩子身上的一举一动,都是从大人身上“传染”过来的,如果大人的行为是正向的,传染到孩子身上也是正向的;如果大人的行为是反向的,传染到孩子身上,必定是反向的。

  为了使孩子不被“反向传染”,好比一潭清彻见底的小河,不受污染。我们每个大人,不管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应该时刻检点着自己的行为,审视自己的形象,警惕不懂事的孩子被自己“反向传染”,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必须自我完善,自我改变:

  ——检查一下我们的嘴,是否随地吐痰?或出言不逊或粗话满口?

  ——检查一下我们的手是否乱抛纸屑?随倒垃圾?

  ——检查一下我们的脚,是否走在马路上不走横道线?乱红绿灯?

  ——检查我们的衣食住行是否还有不良的习惯和有害健康的嗜好?

  可以这么说,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家庭中的“传染”是每时每刻在不经意中进行的。孩子的眼睛和耳朵正是家庭中“传染“的重要管道。在家庭中,大人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千万要注意,当心自己成了孩子的“污染源”,不要把自己身上某些不良习惯“传染”给自己的下一代。

  2008年已经远去,新年钟声已经敲响。我们作为孩子的祖辈“盘点”一下孩子走过来的成长轨迹,我们也许会意外发现:在孩子身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已“传染”上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怎么办?从源头入手。

  有两句话发人深省:“问题在孩子,根源在家庭,危害在社会。”另一句话:“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不改变自己,最终也无法改变孩子。”因为孩子身上许多不良习惯一般都是家庭环境“反向传染”的结果。当我们在和邻居“说三道四”“搬弄是非”的时候;当我们夫妻之间在相互攻击,大打出手的时候;当我们沉湎于麻将朴克,以赌博为生财之道的时候;当我们将电视机开得震天响,打破黑夜的宁静,扰得邻居夜不能安眠的时候;千万要提醒自己:当心传染给孩子!自己别成了“反向传染源”!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