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家庭教育切莫步入“误区”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如果试问我们家长对孩子最为关心的是什么,相信大多数家长的回答是分数,这实在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是家庭对孩子往往事倍功半的重要原因。

  分数是衡量孩子的学业水平的尺度之一,但绝不能和孩子的学业水平简单地划上等号,更不能和孩子的真实能力同日而语。我们的孩子终究要走入社会,建立孩子安身立命靠的是什么?那绝对不是分数,而是能力。是对人生的追求。能力有多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等,追求自然也有高下之分。可如今,我们的家长只注意孩子的眼前的分数,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日后发展,委实是一种极为短视的行为。

  当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关注分数,步入教育的误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不可能完全怪罪于家长的无知、草率的评价有失公允。一则家长毕竟不是教育专家,对教育的理解有失偏颇也情有可原。二则社会的竞争是如此激烈,社会分配也不够公平,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完善,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前途关系到整个家庭的未来,而能有效提高孩子日后生活质量乃至家庭生活水平的唯一途径和方法,说实在的,似乎是“自古华山一条道”除了升学,别无他途,于是引导孩子在升学的独木桥头厮杀。

  可是在家长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的思想指导下,家庭教育的内容被极大的狭义化了,甚至极大程度地扭曲了。家长对孩子的看法往往是“一俊遮百丑”。只有孩子分数好,别的什么都可以忽然不计,都可以宽宥,哪怕我们的孩子在思想道德、能力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家长也可以“大肚”包容,甚至为孩子掩盖。不仅如此,家长还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绊脚石,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君不见,倘若孩子有什么爱好,往往被呵斥为“不务正业”,还有要玩什么锻炼能力,也会被视为“万无丧志”。一句话,家长希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然而,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有卓业成就的人,首先是个有追求,人格健全,能力出色的人。可惜的是,而今我们孩子的学习已经被极大的异化了,在家长“分”“分”“分”的重压之下,我们的孩子除了肩扛学习的精神十字架佝偻前行,自主发展,兴趣、爱好才在孩子学习之外很远的地方。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其实对孩子的培养也是如此。如果家长能巧妙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而不是家长的外加压力,那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自觉性,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倘要达此目的,家庭教育最为主要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无论在道德行为方面还是谋生能力方面,将来都能在社会站得住脚根的自然人和社会人。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务。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