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图)
●内心深处的不自信,使家长虚荣心时时作怪,不停地攀比、焦虑、其不良
心态和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
●一个要求孩子拼命学习的家长,其实自己更应该不断学习
“上班簇”VS“空姐培训”
家庭顾问网教育专家陈默观点:
学龄前的孩子抗寒、抗疲劳力还很弱,极易呼吸道感染。这么小的孩子东奔
西跑疲于“上班”,体能消耗过大,易生病。如果经常呼吸道感染,免疫力
就会降低而导致多种疾病。病病歪歪的孩子发育必然差,体质必然弱,在低
年级课堂学习时注意持久性就差,直接影响听课效果。
低龄孩子其实“养”很重要
幼儿正处神经功能发育重要时期,此时抑制功能相对兴奋功能较弱,如果对
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比如要求孩子长时间集中注意于一项单调的学习
内容,直接的后果是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造成多动——注意缺陷,以
及行为混乱,成为小学里原发性学习困难学生。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心理需求,比如0——3周岁是对母亲的依恋满足,
青春期后期是对异性的性心理满足。5岁的幼儿,其心理需求是对游戏的满
足。游戏能使他们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缓和心理紧张,发展应
对现实环境的自我力量,又使幼儿的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
总“上班”的孩子易得“心病”
总是在“上班”的孩子,哪里去满足游戏的需要?人在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问
题都是因为某个阶段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产生了压抑的感到而导致
的。
家庭顾问网www.edujt.com倡议:
教育孩子,先得教育成人
孩子的成长除受遗传和学校、社会因素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家庭环境,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健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因此,孩子出了问题,家长应该正视家庭因素,千万不能只是责怪孩子,而要主动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从小开始,使孩子养成讲道理、讲礼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小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孩子出现不良情绪和行为,应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矫治。
然而目前,家长能够主动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比例非常有限。在孩子面前,成人往往过于自以为是。对于孩子的问题行为与家庭的关系,仍然有一些家长认识不清。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有问题行为,但是他们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与自己无关。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很严重,却认为家庭治疗没有用。有的家长碍于面子,不愿承认或不敢与孩子一起接受治疗。
家庭顾问网www.edujt.com教育专家提出,为了改善家庭关系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应该做到:
家长要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改进家庭教育。比如,有的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打
骂,出现了幻觉,构成典型的精神分裂疾病。父母不清楚,以为孩子道德品质有问题,就不
断打孩子,导致恶性循环。
给孩子做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是通过观察、模仿父母来形成自己的人
格品质和行为特点的。有的孩子脾气不好,往往是跟父母学的。
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在和谐的家庭中生活,孩子有安全感。如果父母关系不和,经常
吵吵闹闹,会导致孩子丧失分辨是非的能力,不知道谁对谁错。
多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另外,至关重要的是,作为家长,需要进一步了解孩子,这是培养孩子的基础。比如,
谁是你孩子最要好的朋友?最使你孩子感到苦恼的是什么?谁是你孩子心目中的最大英雄?
在学校里你孩子喜欢什么课程,不喜欢什么课程?你的孩子最喜欢什么动物?在你给孩子的
所有礼物中,孩子最喜欢哪个……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