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孩子故意捣蛋可能有内情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孩子心中有了不满,但却又被禁止表达,那么他们就会发展出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来。

  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被动攻击”,即孩子有意无意地做错一些事情,然后惹得父母特别生气。结果,父母对孩子进行一番攻击,斥责他。这样看上去是父母攻击了孩子,但实际上是孩子内心深处故意惹父母生气。他们惹得父母生气,但因为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所以就仍像是一个乖孩子。

  老师的孩子大考总考砸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武汉中德心理

  医院的前院长曾奇峰近日对记者说:“医生的孩子常生病,教师的孩子不学习,是我在咨询中经常遇到的案例。”

  广州薇薇安心理医院的咨询师廖琦赞同这种观点,她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小勇是广州某中学初三的学生,他学习很努力,一般的小考试成绩一贯出色,但一到了大考试,譬如期中、期末或升级考试,他就总会考砸,很少有例外。

  小勇的父母都是教师,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就是无法帮小勇提升大考时的“心理素质”,无奈之下,母亲张老师带着儿子来看心理医生。

  母子俩见到廖琦后,张老师先发了一通感慨:“我是优秀教师,在区里都很有口碑,我教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但就是教不好我自己的孩子,我觉得自己真丢脸。”说完这番话,她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小勇。小勇的头垂得很低,不肯看妈妈的眼神,也不和心理医生对视。

  听完张老师的一番话后,廖琦请她离开咨询室,留下小勇一对一地做心理咨询。在张老师离开咨询室的那一刹那,小勇的头抬起了一点,廖琦看到,刚才他脸上的那种羞愧迅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倔强的神情。

  “我知道他的那种神情是什么意思。”廖琦说,“我接过多个这样的案例,知道这样的孩子意识上是很羞愧,但内心深处其实埋藏着很多怨恨。”

  父母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这三个特点结合在一起,会让孩子感到窒息,他们其实对父母产生了深深的不满,但不能用主动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就采用了被动的方式。

  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