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学习问题的六个层次

Public 小鬼当家 写于 2010-05-21

  学习问题的六个层次

  学生在校发生学习偏差(或学习困难),常见的解决方法只是针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环境的,比如禁止看电视(或闲书)、延长学习时间、请家教、转学等等。这些方法对一部分学生很有效,但很多时候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导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紧张。事实上,学生学习偏差的根源具有层次性差异(Neuro-logicallevels),具体如下:

  <一>.精神使命(Spirit):

  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学生学习愿景(Vision)和学习动机。

  这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出了偏差将直接导致厌学、行为不良。

  <二>.自我认定(Identity):

  我是怎样的学生?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二层次,这个层次出了偏差容易导致学习焦虑、同学关系紧张。

  <三>.信念价值(Beliefsandvalues):

  什么是对的和重要的?

  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三层次,这个层次出了偏差常常导致偏科、学习态度不正。

  <四>.学习能力(Capabilities):

  我会什么?学习能力包括学习心略、陈述性知识基础、程序性知识基础。

  这是学生学习的第四层次,这个层次出了偏差往往体现学生学习基础差、眼高手低。

  <五>.学习行为(Behavior):

  我是怎么学的?

  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五层次,这个层次出了偏差的内在因素是学习习惯不良。

  <六>.学习环境(Environment):

  我的学习时间和地点。

  高级逻辑层次的重要功能是整合、组织、影响低级逻辑层次次的行为、举止、状态等等。学生精神使命、自我认定、信念价值、学习能力、学习行为、学习环境任何一个层次的变化或偏差,均影响下一层次的状态。同时,我们在任何一个层次方面的有效更新,一个重要的法则是确保上一层次的稳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